近期有消息称,国内洋奶粉的价格正在逐步提高,这就造成了在国内买一罐奶粉比在国外贵三倍的情况。近日,论坛和微博上,洋奶粉身价问题再度发热议。
纵观奶粉市场,短短几年时间洋奶粉均价已从200元迈进300元大关部分洋奶粉的价格甚至突破400元的槛,形成“奔三闯四”价格格局。尽管此,洋奶粉依然是不少家长的不二选。有分析人士指出,洋奶粉在国内外“受宠”,主要由于国产奶粉质量问频出。
洋奶粉价格中外差距大
近日,有消费者在网上爆料称,在国内只能买到一罐奶粉的钱,在荷兰、英国等多地可购买三罐到四罐奶粉。在洋奶粉价格在国内市场显得格外金引贵,在一家超市的奶粉专柜,我们看到一款德国知名的有机奶粉品牌特福芬,其原装进口的有机婴幼儿奶粉二段600克门在售价为318元。而在其德国官网如查询发现,这一产品的价格仅为9.95欧之元,折合人民币为80.6元,仅为中国内地格销售价格的四分之一。
另外,在大体浏览了专柜上部分曝品牌的奶粉价格,我们不难看到亨氏超金智推儿奶粉一段279元、二段259元;雀巢超级能恩一段348元、二段328元;合生元超级呵护婴儿奶粉486元、二段480元。
洋奶粉的价格都是在300元左右,一些洋国品牌的价格已经形成第一集团领跑奶粉市场。乳业知名专家王丁棉就曾表示,即使加上运费等费用,一罐重量为850克~900克的进口成品奶粉,增加的成本也仅为80元~90元,终端市场的销售价格有些虚高。
高价成为洋奶粉营销策略
面对国内市场,洋奶粉的高价并没有影响销售,就连涨价从来都是理直气壮,似乎并不担心涨价会影响市场份额,高价已经成为洋品牌的营销策略。
据了解,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在全球原料奶普遍增产及国际需求下滑的双重作用下,国际牛奶价格就开始下滑。而今年以来,外资乳品企业仍以“成本上升”和“配方升级”等为由提价。3月份,先是美赞臣奶粉宣布涨价,随后雀巢也表示提价,产品平均涨幅为5%。
一位从事婴幼儿奶粉行业多年的人士坦承,现在国内奶粉市场已经可以用畸形来形容。奶粉消费者被迫“崇洋”让洋奶粉格外“受宠”,只要一个品牌涨价,其他品牌必然选择跟涨,否则给消费者的感觉是不涨价的产品比较低端。
洋奶粉定价权越来越强
现在许多婴幼儿乳品柜台上都很难找到国产奶粉品牌,九成以上是洋品牌。在崂山一家商场的奶粉专柜,我们只找到伊利和飞鹤两个国产品牌,而在一些高端百货超市,鲜见国产奶粉品牌。而国产品牌奶粉单价几乎都在160元~180元之间。虽然价格不到洋奶粉的一半,加上促销活动赠品丰厚,国产婴幼儿奶粉仍是无人问津。
从《2009~2012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》我们可以看到,洋品牌奶粉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由2008年初的70%上升到目前的85%。可见,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龙头位置全被洋品牌揽去,高端奶粉市场几乎九成被外资品牌占据。洋奶粉集体涨价背后,实际上显示了洋奶粉在奶粉市场越来越强的定价权。
在洋奶粉逐渐提升价格的情况下,我国的国产奶粉企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,逐步提升自身品牌竞争力,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