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三种国产奶粉中被检测出含有反式脂肪,但都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范围内,检测的两种进口奶粉却不含有反式脂肪,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关注,消费者关心最多的就是含有反式脂肪对身体究竟有没有伤害,其实奶粉中不含有反式脂肪含量并不好。
反式脂肪多了会带来健康风险,在中国,它被渲染得跟毒药一样。实际上,世界卫生组织的评估结果是:每天摄入不超过2克,带来的健康风险可以忽略。而中国即使是只算大城市中的人口,摄入量也远远低于2克。
而奶粉中的情况与此不同。婴儿需要的脂肪大大高于牛奶中的比例,所以婴儿配方奶粉需要增加脂肪含量。实际生产中有两种方式:一是保留一部分牛奶脂肪,再加入植物油达到所需的含量和组成:二是完全去除奶油,全部加入植物油来满足含量和组成。
牛奶中天然含有反式脂肪,可能占到总脂肪的5%甚至更高。加入的植物油出于安全考虑需要经过精炼处理,而精炼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少量的反式脂肪。不管是牛奶中的天然反式脂肪,还是植物油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,最后都会进入到奶粉中。
也就是说,奶粉中“完全不含反式脂肪”是不现实的。
不同奶粉中的反式脂肪含量不同,这跟牛奶有关,也跟植物油有关。植物油中精炼产生的反式脂肪含量要低于牛奶脂肪中的天然含量,所以,如果减少来自于牛奶的脂肪而增加植物油,或者全部使用植物油,就有利于降低奶粉中的反式脂肪,同时还能降低成本。但是,牛奶脂肪中含有胆固醇,而植物油中却不含。虽然目前的婴儿奶粉中没有制定胆固醇的含量标准,但它对于婴儿发育却也相当重要。也就是说,“不含反式脂肪”的奶粉,含牛奶脂肪低,胆固醇含量也低,对婴儿并非更好。
国际食品法典中,婴儿奶粉中的反式脂肪限量为“不超过脂肪总量的3%”,中国采用了这一标准。实际上,母乳中也会含有一些反式脂肪。受饮食结构的影响,有些地区的母乳中反式脂肪的含量甚至高于这个3%的比例。监管部门进行的检测表明,进口和国产的奶粉都含有反式脂肪,也都没有超过这一标准。
奶粉中含有方式脂肪酸,但只要在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范围内,对婴幼儿是没有危害的,反之,如果完全不含有反式脂肪的话,反而会婴幼儿的发育是不利的。